查看: 94|回复: 0

金庸最别扭的小说——《天龙八部》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4

帖子

6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6
发表于 2023-2-10 16:06:3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我想《天龙八部》是不是金庸先生写的最别扭的一本小说呢?
《倚天屠龙记》中殷素素临死前说过一句话:“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。”算是用生命在教育儿子张无忌不要被外表迷惑,外在的美丽善良和内在的虚伪残忍有时候是成正比的。并且,在金庸先生几乎所有的小说中有都这样的“蛇蝎美人”或“衣冠禽兽”,前者如李莫愁,后者如岳不群。但是,真的没有哪一本像《天龙八部》中把这种内外反差写得这么彻底的,感觉整体书都笼罩于这种别扭之中,而且不仅是人,这种别扭一直蔓延到文中出现的动物甚至道具中。
小说最先出场的角色中有一个小萌物叫闪电貂,是钟灵的宠物。它是一只灰白色的小貂儿,身长不满一尺,眼射红光,而且皮毛润滑非常好摸。重点是非常驯服,很听主人的话,让吓人就吓人,让咬人就咬人,甚至跟着主人一起被埋到土中还能悄悄钻出来奇袭敌人。但这只可爱的小东西只吃毒蛇,被它咬了无药可解,死路一条。段誉是它的主人钟灵的朋友,一起吃瓜子一起挨刀剑的交情,还曾温柔地摸过它光滑的皮毛,它也毫不客气上去就是一口。要不是强大的主角光环,那段誉在剧情十分之一的地方就死于闪电貂之毒了。
还有莽牯朱蛤,它是一只小小蛤蟆,长不逾两寸,全身殷红胜血,眼睛闪闪发出金光,模样也很美丽可爱。这个小东西叫声却似牛哞,高昂又凄厉,令听者无不悚然。更重要的是它的毒性更强似闪电貂,以致民间传说它是瘟神爷的坐骑,凡人一见即化为一滩腕血,尸骨无存。所以它得了个称号:“万毒之王“。
这么小,这么萌,这么毒!
再说文中提到的几样其它物品:丁春秋的神木王鼎和乌老大的绿波香露刀。
神木王鼎名字虽威风,不过也是一个小小木鼎,雕琢精细,木质坚润似玉,又天生一股特异气息,若在其中燃烧香料,便能引诱方圆十里之内的毒虫到来。待鼎内毒虫自相残斗到只剩其一,修习者便将这个“获胜者”碾为血糊糊,运功将其毒性吸入体内——这就是修习臭名昭著的“化功大法"的法门。这王鼎外观精致可爱,吸引的却全是剧毒之物,真是令人骇然。
乌老大的鬼头刀大名“绿波香露刀”,但其实奇臭无比而且剧毒,别说被它割伤,便是握在手中时间长了也会中毒,而且会发出惨惨绿光,与“回首绿波三楚暮”的诗意可相差太远了。
江湖的传说中当然也少不了各种神奇药物。比如神农帮的“断肠散”,听名字就知道凶猛无比,大理世子段誉就有幸被司马玄帮主逼着吞下了适量的这种毒药。“段誉一听‘断肠散’之名,便知是厉害毒药,但想身落他人之手,又岂能拒不服药?当即慨然吞下,嗒了嗒滋味,笑道:‘味道甜咪咪的,司空帮主,你也吃半瓶么?’”你看,这厉害毒药是甜的。后来,千辛万苦地拿到了解药,段公子一尝之下直皱眉头:“这解药苦得很,远不如断肠散甜甜的好吃。”而且,解药吃下去之后腹痛如绞,几次三番。虽说段誉也因此得到冷面美女木婉清的柔言安抚,但毕竟是吃了很大苦头,而且一度怀疑解药有假,自己终将中毒身亡。细想一想,似乎也颇有道理。要哄骗着你上当中毒,总要给点甜头,解药苦一点有什么关系呢?会有腹痛的后遗症有什么关系呢?难道你会因此就不吃吗?所以甜咪咪的不一定是糖果,苦兮兮的倒也不一定是毒药啊。
还有西夏国的秘制毒药“悲酥清风”,这种毒药无色无味,本是液体状,平时盛在瓶中,使用之时拔开瓶塞,毒水化汽冒出,便如微风拂体,当然要记得提前在自己鼻中塞好解药,否则自己也会中招。谁会提防微风呢?又有谁能阻挡得住清风呢?所以任你武功如何高强,江湖经验多么丰富,为人多么机灵,也无法察觉更无法避免。中毒后泪下如雨,全身不能动弹,只能任人施为。因为让你落泪,所以称“悲”;因为全身不能动,所以称“酥”;至于“清风”二字,上面已经说过了。
后来复辟狂人慕容复又在此药基础上研究出进阶版,连刺目流泪的副作用都除去了,完全可以做到无知无觉无区别放倒所有对手,连天下第一恶人段延庆都未能幸免。
这种毒药的解药也很简单,一个小瓶子,打开,一闻见效,只是其臭无比。
你看,又是这样,中毒无色无味微若清风,解毒其臭无比你却大闻特闻唯恐闻不到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