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87|回复: 0

《天龙八部》的教育意义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3

帖子

7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7
发表于 2023-3-3 15:01:1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看了两版的《天龙八部》的电视剧和原著,深深觉得《天龙八部》充满了教育意味,这从各个人物的命运就可以看出来:
1、萧峰
(1)做真英雄不容易,随时要做好牺牲的准备(萧峰有多惨,自不必说);
(2)兄弟还是要找的(没有段誉、虚竹这两个兄弟,在少室山下、大辽牢中恐怕就挂了,死得毫无价值);
(3)做人必须要谨慎(阿朱易容成白世镜套马夫人话,阿朱心有疑虑,却被萧峰三两句就瓦解了,导致萧峰作出痛苦一生的错误决定;小镜湖,萧峰没有追根究底,最终错杀阿朱);
2、虚竹(不想说了,这个才是真的bug)
3、段誉
(1)做什么事都要留有余地(若段誉为了一个王语嫣而不顾一切,便不会有萧峰和虚竹这两个好兄弟,也不会有这么大的人格魅力);
(2)要得到一些东西,是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的(曼陀山庄带王语嫣出走,若被发现,死;染坊内,若慕容复心思转变一下,死;破庙中,假扮慕容复,若被发现,死;西夏,劝说慕容复,被投入枯井,若运气不好,死。段誉的经历很好地告诉了那些热血冲动者,除非你是主角,又或者真的置生死于度外,不然,有些东西还是放弃吧);
(3)做人要洒脱,放得下(段誉若放不下,不够洒脱,那么,恐怕还没得到王语嫣,自己就先疯了,又或者黑化了,能像段誉这样,一心一意为心爱之人着想,不求回报的,又有几个?);
(4)认清自己(其实我觉得这一项本来没必要写,只是因为新修版将段誉对王语嫣的痴情粗暴地理解成心魔,忍不住吐槽:1、若玉像真是心魔,那么,段誉早就回到无量山洞守着玉像过下半生了,干嘛跟着王语嫣,要知道,按书中所写,玉像比王语嫣还更加有活气;2、段誉是在听了王语嫣的声音,看了王语嫣的背影就心动了的,而不是在看到王语嫣的容貌后;3、若玉像真是心魔,为何段誉不追着王夫人?难道仅仅是因为王夫人人品差?4、若玉像真是心魔,段誉早就离开王语嫣了,要知道,段誉看到过王语嫣所有的狼狈,难道段誉还自带yy功能?5、最根本的一点,到底是不是心魔,恐怕作者自己都弄不清楚,若真是心魔,那段誉为何开头写玉像,之后再无半点踪迹,在新修版还是最后才出现?还有,按新修版所言,段誉尚处在心魔期,还能时不时想起木婉清,这心魔也忒没力量了吧!?感觉这是作者自己挖的沟);
(5)命运的可怕(新修版中,段誉最后的结局让我感到害怕:曾经的翩翩公子最终也逃不过一个俗套的下场,这到底是写段誉,还是写作者自己?);
(6)别把人物设定得太好(无论哪个版本,段誉所有的狼狈都是表面的,内心其实没有多少真正的烦恼。纵然他因为痴情王语嫣,而时常搞到自己狼狈不堪,但总能自我开解,所有的不快转身即忘,实属没心没肺的典型。就旧版来看,段誉虽痴,却痴得恰到好处。若天龙八部所有人的结局都是求不得,那段誉就不应该出现在这本书中。他实在没有什么是必须要得到的。“各有各的缘法,慕容兄与语嫣、阿碧如此,我觉得他们可怜,其实他们心中,焉知不是心满意足?他们去了大理,心中未必高兴,我又何必多事?”一句话道尽了段誉的心境。);
4、阿紫
(1)找准人下手(唯有萧峰因为愧疚,可以容忍她,亦唯有萧峰才让她有了人生目标,不至于做太多坏事);
(2)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性格(自此至终,阿紫都没有多少善恶观念,蛮横任性,就连萧峰都难以改变她,只能遏制她。而这一切,只是因为她的成长环境恶劣);
5、王语嫣
在我看来,慕容复之于王语嫣,更像是一种生存动力;而段誉之于王语嫣,无论是爱与不爱,都无法否认段誉对她的重要性,和她肢体接触最多的人是段誉,真正让她有存在感的恐怕也是段誉,真正让她看起来像人的还是段誉,段誉可以没有王语嫣,但王语嫣却绝不能没有段誉,没有段誉的王语嫣,只是一尊玉像,无人赏,无人识,一生茫茫无归期。或许,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,本来就不是把她当成人来塑造,而是当成一尊玉像,而段誉则是唤醒这尊玉像的人。若这么看,王语嫣这尊玉像,其实是执念,而段誉的存在,就是为了放下执念。但按新修版来看,王语嫣倒是像人了,却变的有些渣和俗。
6、木婉清
(1)得到了未必就好(也不知作者是不是应某些读者要求,新修版终于让木婉清和段誉在一起了,但在我看来,这样的结局,倒不如改成木婉清出家。以木婉清的性格,怎么可能甘心当妃子,和别人共享爱情?在我看来,得不到爱情的木婉清是可爱可怜,得到了爱情的木婉清是可怕的。)
(2)每个人都喜欢痴情又愿意祝福心爱之人的人(有很多人喜欢她,但我对她挺无感的。一言不合就翻脸,闹起脾气来就顺手拿一血的人,有几个人可以近?感觉她和阿紫差不多,也是没多少善恶观念的人,只是阿紫更恶,她更随机)
7、慕容复
执着于光复大燕,却屡屡失败,擂鼓山中,他破局失败,这一败,动摇了他的信心;少室山下,他被段誉击败,这一败,他失去了名声,失去了他最大的依仗;西夏宫中,他败得更是莫名其妙,这一败,他丢了时运;曼陀山庄,他再败,这一败,他丢掉了尊严。当一个人信心、名声、时运、尊严都没有了的时候,如何不疯?
······
写着写着,不由想:《天龙八部》这本书,其实写的是佛理,而非爱恨情仇,所有的人物和故事,都是为了阐释佛理而存在。这么一想,心中大慰。什么“求不得”、什么新修版,拜拜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